Page 53 - 何枝可依
P. 53

我想到经文上对你律法的经验之谈:罪将与恶者同在,直到三四代。她们影响我的心
               思,也严重影响我的孩子,将世俗上的邪恶沾染给下一代。为着你的缘故,我必须承担
               起做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并且毫不妥协。

               丈母娘在我家住了两个月,前几天她想回老家,我们就送她回去,撇了钱又给她买了不
               少食物和日用品。但我反而觉得她是可怜的,她是健康有力的,她的身体比我的妻子还
               要强壮,然而却总是卑贱地以寄生的态度去生活。

               其实我也恶意地思考让丈母娘继续住我家里,这样她可以继续保持好逸恶劳的习惯,保
               持继续吃拿卡要女儿的财物而去贴补儿子的习惯,保持他儿子的家继续荒凉;这样她的
               晚年一定会在孩子们中间受排挤,她亲生的儿子或孙子必会讨厌或记恨她。因为她该尽
               的责任未尽,她从年轻到年老一直放弃了做为母亲这个天职的责任,她该做的补赎再也
               没有机会让她去做,因为她的懒惰自私和愚昧就是她的骄傲,她每每在吃喝享乐,在占
               了便宜时,在对付别人时都是胜利的,都是光荣的,这是她最大的乐趣。一个喜欢在罪
               中的生活的人怎么可能会为你的爱所动呢。

               我思考,是不是我还没有饶恕她呢,如果我不饶恕人,这对我并没有益处,但是什么让
               我如此嫌弃她呢。我可以对你说是因为我向往真理、喜欢圣洁、讨厌虚假、讨厌罪恶
               吗?平时我可以不顶撞她,也不辱骂她,更不撵走她,但让我我喜欢她,让我喜欢罪恶
               者,我想这绝不是出于你,因为你也憎恶虚假,憎恶邪恶。

               我知道你也在等她们的悔改,非常耐心地等待,你会借着我的不欢迎,使她留在自己家
               中,使她得益处。因为她会专注自己的家,她会把屋子收拾妥当,她的儿子会因为家中
               有她而得安慰,不再喜欢流浪的打工生活,从而回到她身边,使她享受天伦之乐。否
               则,她的光景能好到哪里呢。她最喜欢的儿子和疼爱的孙子成了厌恶她的人,她住在女
               儿家中,内心能够真正安然吗。

               下面聊一些别的内容吧。近几天,我读了一些西方的哲学内容。发现欧洲大陆上支离破
               碎地林立着各种国家,但相对于统一六国的大中华来说,他们的哲学家是幸运的,他们
               从这个国家逃到另一个国家如同我们从一个县城到另一个县城,这就保持了各种文化思
               想的碰撞交流;如同我们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思想盛会。

               好的思想或事物在适当验证的时期后会达成欧洲人的共识,这些哲学家所追求的就是真
               实,哪怕是几百上千年的规则也会被质疑他的正确性,正是这种坚持求真的态度下,才
               以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等等角度对这个丰富的世界加以验证。

               但我发现哲学家都是孤独的,他们几乎全部是贫困的,是被排挤的。我想,如果孤独与
               凄冷是哲学家的标配,那么我就不愿再去思考真理,但我和他们一样,因为只有真理才
               能让人踏实,这种踏实是你在创世时放置在我们心中的吧。明明知道是虚假不牢固的
               事,哪怕为之付出一分钟的时间都是在浪费呀。

               我必须要感谢你,因为相比于那些努力的哲学家,我是幸运的,虽然我也努力,但努力
               并不是得到智慧的真正奥秘,你有你的主权,你想给谁就给谁,你让我认识了你,你使
               我感知到了你,你让我从生活中看见你的作为,你释放了我的心,你还将保守我的心,
               因为我的心就是你的殿,为你自己的缘故,使你乐意与我同在。

                                                             53 / 59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