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何枝可依
P. 5

不安的开端

               2022-12-08
               我的不安从何而来

               当婴孩含着奶水的那一刻,他的焦虑与不安就止息了;当他在童年时,身边的妈妈就是
               他行走着的厨房,母亲就是他随时的安慰;当他在少年时,甚至也会因担心离开妈妈而
               不惜委屈自己的自由意志,努力成为乖巧听话的孩子。

               我曾因看见乳房而觉得羞耻,当我明白“母亲”是上天赋予的天职时,就看见其神圣的
               作用,因其安慰了孩子的心,并使孩子的肉体得以茁壮,那是造物者借以爱惜宝贵生命
               的证据。否则怎么会偏偏只有在生完孩子无论是顺产或剖腹产后自然而然就有了奶水了
               呢,造物者早就为新生命预备了所需的安慰。

               每个人都害怕不安,只能借着温暖的肌肤或可口的美食,来暂时消除这种不安。但随着
               年龄的增长,人会渴望追求更多的东西来使自己享受舒适的安宁,比如追求更多的食
               物,更大的房屋,更漂亮的爱人,更高的声望,更多的权利等等。但“不安”的本质是
               没有变化的,所以有心理学家称这些成年人之谓“巨婴”。

               因为不安是从婴孩儿坠地哇哇哭喊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不安将伴随人的整个生
               命。为寻找安宁,人通过成为人上人来实现,例如通过教育获取约定俗成的规矩,获取
               治理社会的经验,成为书生继而成为士大夫,就可以获取物质与精神的多种需求。历史
               就是因不安而带来的欲望的推动,但是历史只有长度单位,而不是深度单位;所以有人
               无比感叹:“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
               德’几个字”!如果人类不在精神方面上升一层那么永远都是在原地踏步,纵使造出原
               子弹、氢弹、马斯克的定居火星计划等等,也不过是发现了新的工具而已,顶多是以生
               产力划分的另一个“铁器时代”罢了。

               是的,不但不安伴随一个人,而且伴随着整个人类历史;几千年中没有人逃出不安,没
               有人跳出欲望,甚至一向以知识或智慧自居的聪明人也不过是沿着既定的路子蠕动前
               行。我也曾认同这历史轮回的无奈,但我却无法把这“吃人”的原因完全的归结于制
               度。因为“不安”分明是深藏在人内心无法割离的东西,就算周怀安逃到塞外、就算令
               狐冲到牛背山归隐,就算只有自己一个人,不安仍旧存在,因为人本身就是不安。

               但却有一个奇妙之处,正是这种不安,才促使一部分人去寻找答案;正是这种不安,才
               促使一部分人不会过分贪念这个世界;既然不贪念,就不会过分痛苦,因为我已经不太
               在乎了。孔子明白答案的重要性,但他没有去寻找;老子一生却在不断地寻找并且已不
               过分依恋这个世界,所以他甚至不愿意留下一本书,而是在守城的将领的肯求下才写下
               一些对自然规律的感悟。

               “不安”是造物者借机放入人心灵中的一样宝物。






                                                             5 / 59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