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何枝可依
P. 12
像中国的诸子时代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与主张,他们意见相左,理论矛盾,仿
佛盲人摸象,都说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他们的学说在后世都有大量的随从者,孔孟提
倡人应该努力,老庄则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佛学认为人应该遵行规则努力修练,禅学
则认为人应该空虚已心,还有人认为人应该动手改造世界...... 他们讲的都有道理,找
不出错误,但若说一人是正确的,那么别人就是错误的吗,既然不能确定别人错误,那
么一定是所有人都错了。所以,就得出一个结论,从先辈的典籍中并不能找到答案,因
为他们自己也没找到答案。
还有许多人主张儒释道兼修,多宗教融合,认为全部接纳就能获得正确真理,这必是带
着赌的成分在里面,这是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如同掉进大水中最后的胡乱抓挠;因为真
理的里面绝对不可能掺杂着假说,如果参杂了假说又怎能真正让人心安,又怎能称之谓
真理呢。
可是,寻找答案就这么艰难吗。是的,先辈们与我们一样都知道答案的重要性,甚至认
为“朝闻道,夕死可矣”,知道答案比生死还重要。是的,如果人的一生不知道答案,
那么人生必然与草木荣枯般毫无意义。你的吃饭,睡觉,工作......都是为了什么呢,
仅仅只是为了等待着一步步趋向死亡吗。如同圈中的猪的每一口食物都是为了肥壮后的
屠刀吗。不知道答案,就是这么可怕。
哲人们仅仅只留下他们的名字而已,人们知道这名字后面是一个聪明的人,除此之外,
对于他们当时的人生毫无价值。从推算日食,测量金字塔的泰勒斯,到喜欢算术致力教
育的毕达哥拉斯,从喜欢思辩的德谟克利特,到博学多才致力教育的亚理士多德,从拒
绝文明离群索居的第欧根尼,到追求享乐的伊壁鸠鲁......使我明白他们也如同普通人
一样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他们所思考和探索的事普通人也同样可以去做。
哲学和真理是这个世界共同所有的,并不分东方西方,区分的只是东方西方的人而已。
然而东西方人的心灵却并无差别,因为所思所想都可以找到相同的人。托马斯·阿奎那
为了信仰放弃将军的职位而选择成为苦行僧;马基雅维利在各国中宣讲他的主张,成为
君主们的老师,他写出《君主论》,他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他的许多努力都是
为了赢得君主的好感,从而获得权利,从而宣传他的思想;霍布斯主张契约规则则是因
为他本人生性胆怯;笛卡尔小时候曾学习神学,对一切好奇,还参加过志愿军并隐居,
他深感读书无用。
许多哲学家都在神学氛围下感到厌倦。洛克自称是对寻求真理的训练有素的学者,但他
对神学感到乏味;托尔斯泰及其哥哥和同学也对东正教神学报以嘲笑;莱布尼茨是个油
腔滑腔的有虚荣心的人,也是个想把新教和天主教融合调和但最终愿望破灭的人(我曾
经也很在很长时间中希望合一,毕竟信仰的是同一位造物主,后来发现压根儿就不需要
我的努力);孟德斯鸠著有《论法的精神》,主张三权分立的政治理念,他认为世界受
自然规律的支配,造物者也受到现实规律的制约。
哲学家大多是具有性格坚韧,执着不懈的个性;他们已经触碰到哲学的最深处,但唯一
不能接受自己所坚持追求的有可能是错误的。严格来说,哲学家普遍信仰的只是深处的
自己而已,这也成为他们终生探索但最终失败的遗憾。伏尔泰著有《俄狄浦斯》,后被
捕入狱,后逃到英国;他认识到专制君主所表现出来的开明不过是伪善,他性格刚强,
他自称“一旦受到攻击,我会像魔鬼一样反击”,他有聪慧的情妇和漂亮的女仆,他嘲
12 / 59